豆神教育成不了新东方
斑马消费 陈碧婷
讲语文的豆神教育和讲英语的新东方,最终,都走到了直播带货这一条路上,并且直播间的名字也惊人相似,都叫 “XX 甄选”。
但是,豆神教育不是新东方,窦昕也不是俞敏洪。
相较于新东方转型的从容,豆神教育不仅面对业绩持续亏损,更有紧绷的资金链。
股价 6 个交易日翻倍
因前英语老师董宇辉,在抖音上卖菜突然爆红,推动新东方在线(01797.HK)股价暴涨。6 月 10 日至 16 日五个交易日,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过 500%,仅 16 日当天,就涨了 72.71%,一度冲上 33.15 港元/股的高位。要知道,今年以来,新东方在线股价,一直在底部爬行,5 月 12 日,甚至低至 2.85 港元。
嗅觉灵敏的机构投资者,在 A 股找到了一个相似的标的——豆神教育(300010.SZ)。
新东方主要教英语,豆神教育擅长的是语文,两家公司都在 2021 年受到了政策的重创,需要给自己找一条转型之路。
几乎在相同的时间,两家公司的掌舵人俞敏洪和窦昕亲自下场,走进了抖音直播间。俞擅长的是教育理念、人生观和价值观;窦则是分享文学文史知识,传播中国文化。掌门人的直播试水,都没有翻起太大的浪花。直到董宇辉成为现象级带货主播,一跃成为直播带货顶流。
在新东方在线股价飙涨的之时,豆神教育股价也迎来了一波强力拉升,6 月 13 日-20 日,6 个交易日 4 次涨停,股价从 3.17 元/股涨至 6.73 元/股,累计涨幅超过 100%。
正在这时,新东方在线曾经坚定的持有者腾讯控股,却上演了一出胜利大逃亡。在 15-16 日,高位减持新东方在线 7460 万股,合计套现超过 7 亿港元,持股比例从 9.04% 降至 1.58%。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花旗银行等大机构,亦趁机割韭菜,直接导致新东方在线股价在 17 日和 20 日连续大跌。
豆神教育紧随其后,在 21 日,以大跌 15.60% 收盘。
惨淡的直播间
一天内的大多数时间,“东方甄选” 和新东方的直播矩阵,各个主播轮番上阵,销售不同商品。
进入他们的直播间,犹如进入到一个各具特色的大课堂:主播们时而飙一口流利的英语,时而讲一段散文诗词、时而吹拉弹唱……几乎忘记了卖东西才是他们的主业。
正是这种特有的风格,改变了网友对直播带货 “全网最低价”、“买它买它买它”、“1、2、3 上链接” 的固有印象,好像在享受直播过程的同时,不经意间下单购买商品。
在极短的时间里,“东方甄选” 粉丝数已超过 1700 万,就连专门卖书的 “东方甄选之图书” 粉丝也已超过了 230 万,一场直播 10W+ 用户同时在线、上千万点赞成为常态。
更重要的是,新东方已经通过这段时间的运作,成功带火了董宇辉、yoyo、顿顿等,一大批从前英语老师转型而来的主播,他们有相似之处,又各有不同。
相比之下,“豆神甄选” 的直播间就惨淡得多,粉丝刚过 50 万,直播频次低。其 CEO 窦昕的直播间运作较早,粉丝超过了百万,但观看人数经常在百八十人左右。
只要对豆神教育旗下直播间稍加关注,不难发现,他们的重点仍是在卖课。虽然,打着提高孩子文学知识修养的旗号,但仍然充斥着 “提分、考试成绩” 等让家长焦虑的说法,多少有点打擦边球的意思。
债务压顶
同样在 2021 年面对政策的调整,豆神教育的应对远没有新东方那样从容。新东方创立 20 多年,积累了大量现金,这让俞敏洪在面对风险时,可以游刃有余,无论是撤校还是退费,后续处理都干净果决。
而豆神教育底子与新东方不可同日而语。于 2021 年 7 月,出现了恐慌性退费,资金紧张,拖欠员工工资等一系列负面消息。
针对学科培训的大语文学习服务,是豆神教育最核心的收入和利润来源。2018 年-2020 年,其运营主体中文未来合计确认收入约 11.8 亿元,合计实现净利润约 3.5 亿元。尽管公司已向 “美育” 转型,但前途仍然迷茫。
事实上,在政策调整之前,豆神教育的业绩表现已相当惨淡。2020 年巨亏 25.67 亿元,2018 年-2021 年连续 4 年扣非净利润为负,合计亏损超过 48 亿元。
截至 2021 年末,公司净资产已不到 1 亿元,若今年持续亏损,可能存在净资产为负值的风险,从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与此同时,公司因债务逾期、劳动纠纷等面临部分诉讼、仲裁,公司及部分子公司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公司及子公司部分股权、银行账户存在被冻结的情形。
今年 5 月,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宣布对公司的 1.28 亿元贷款提前到期,并申请强制执行。截至今年 3 月末,公司拥有货币资金 8173 万元,而短期借款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 其他流动负债合计超过 11 亿元,现金流压力可想而知。
不得已之下,公司只能将旗下为数不多的优质资产立思辰新技术摆上货架,拟以 8.76 亿元对外出售,所得资金用于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