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落幕,竞争加剧,同城货运企业今年有点愁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相比外卖、新零售、共享经济等行业,同城货运领域以前一直是不太受资本与企业关注的冷门行业,互联网渗透率也相对不高,但近两年入局的企业、平台和资本一直是在快速地增长之中。
目前货拉拉、快狗打车等头部企业稳居 C 位,滴滴、美团、满帮等企业早已跨界切入同城货运这个赛道,各平台和企业都想在这个万亿市场中切到最大的那块蛋糕。
淘汰赛已到下半场,谁是最后赢家尚存在诸多变数
近几年,国内物流市场一直保持在 10 万亿的规模,市场早已经进入了发展的红海,行业整体增速在趋缓,和许多竞争激烈的行业一样,国内物流市场已经进入分类更细、要求更高的精细化运营时代,无论是老牌企业,还是行业新贵,都在努力寻找更多的行业发展机会。
同城货运这一物流细分商业模式由此应运而生,国内同城物流市场的产业规模已从 2017 年的近 9000 亿元增加到 2021 年的 13000 多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0.3%,预计从今年起到 2026 年,产业规模最终将达到 23000 亿元左右,年复合增长率为 11.3%。
同城货运在物流行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正日益突出,同城货运业务也给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近几年,无论是从数量还是从规模上来看,从事同城货运业务的企业与平台都发展得比较快。
如截至 2021 年 9 月 30 日,快狗打车已有注册托运人约 2650 万名,注册司机近 500 万名。艾瑞咨询在《2019 年中国同城货运行业研究报告》中预计,在未来 3-5 年内,同城货运市场将保持 5% 至 7% 的速度增长。
竞争的帷幕早已悄然拉开,像前几年的网约车一样,去年各大同城货运平台之间开启了一轮烧钱补贴大战,目的是为了淘汰竞争对手,提升市场占有率和行业集中度,目前的同城货运市场总体上仍处于群雄逐鹿的格局。
货拉拉在行业中的规模优势相对比较明显,处于一家独大的位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以 2020 年的交易额来计算,货拉拉的市场份额为 54.7%,排名第二的快狗打车则为 5.5%,按 2021 年的交易额来看,货拉拉的市场份额为 52.8%。
滴滴货运以 5.5%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快狗打车的市场份额为 3.2%,滴滴货运是在 2020 年 6 月才进入同城货运服务市场的,凭借品牌知名度优势、充裕的资金流和庞大的用户流量基础,仅用时一年半,其市场份额便超过了快狗打车,后者在该领域已深耕多年。
除了货拉拉以外,其它几个头部企业在资本实力、品牌影响力、信息服务能力等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像滴滴和美团这两大平台本身就拥有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流量,因此这一赛道最后的竞争结果尚存在诸多变数。
急需补充弹药,头部企业纷纷寻求上市
目前还没有一家企业的营收与利润能达到市场与资本的预期。在这种情况下,借助资本的力量来汇聚资源优势,加速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份额,也是一条不错的成长途径,因此今年各头部同城货运平台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上市之路。
快狗打车可能会成为第一个同城货运领域的上市企业,今年 2 月,快狗打车通过了港交所的上市聆讯,在 3 月份招股书失效后,快狗打车很快又在 4 月份重新递交了招股书,于 6 月初通过了聆讯。
目前来看,亏损问题是其面临着的最大阻碍,招股书显示,在 2018 年、2019 年、2020 年和 2021 年前 9 个月,快狗打车的营收分别为 4.53 亿元、5.49 亿元、5.3 亿元和 4.73 亿元,亏损分别是 10.71 亿元、1.84 亿元、6.58 亿元和 3.93 亿元,三年多的时间里,累计亏损 20 多亿元。
这其中销售及运营费用占了较高的比例,同时这也说明,营销活动带来的实际成交转化率还是不够理想,如快狗打车平台上的托运人月平均活跃用户数,2021 年前 9 个月为近 60 万,同比 2020 年下降了 6.8%,而 2020 年相比 2018 年的 86.9 万,下降幅度达到了 25.8%。
货拉拉、满帮、福佑卡车也在努力寻求赴港上市,满帮是一家车货匹配信息平台,拥有国内最全的货运车辆数据信息,公司的业务不局限于同城,也有跨城货运业务,公司推出了运满满这个同城货运业务品牌,满帮于去年 6 月登陆了纽交所,今年计划在港上市,拟集资约 10 亿美元。
不过满帮也面临着和快狗打车一样的亏损问题,满帮集团去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当季的营收为 12.4 亿元,同比增长了 68.9%,净亏损 1.783 亿元,同比减少了 46.7%,同时托运人月平均活跃用户数为 160 多万,同比增长了 32.2%,这说明满帮在同城货运业务方面仍处于高速成长期,发展潜力比较大。
补贴大战并不能持久,差异化服务才是关键
万亿级的同城货运市场吸引了众多企业与资本的加入,当然,它同时也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2021 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其数据显示,有 52.4% 的货车司机在通过货运互联网平台寻找客户。
在企业与资本涌入以后,为了快速抢占市场和做大份额,补贴大战这一传统营销手段自然是无法避免的,如去年 4 月滴滴货运推出开城计划,为了吸引司机入驻,提升市场占有率,滴滴启动了规模不小的补贴政策,货运司机自然也在各平台之间的补贴大战中得到了实惠。
2 年前,王超先后加入了几个同城货运平台,注册了司机端 APP,他记得最初的时候几乎是跑一单都能拿到平台给的补贴,而且一单补贴最多能有 20 多元,王超说,那个时候拉货挣钱容易,平均一个月收入两万元左右很平常,朋友中还有挣得更多的。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的补贴就没有了,各平台给的补贴次数和补贴金额也明显少了,现在王超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晚上九、十点回家,辛苦一天能赚 300 多到 500 元之间,除去各种成本与必要支出,一个月纯收入在一万元出头。
虽然收入少了近一半,但他感觉还比较满意,这个收入在当地也算不错了,唯一觉得不是很满意的地方就是平台的抽佣比例有点高,根据不同平台、时间和地域,抽佣率会具体有所不同。
对此王超打算继续在平台上再接一段时间的单,等自己有了口碑和客户以后,就以从客户哪儿直接接单为主,只有在空闲时间才会使用平台接单,这样的话可以多赚一些。
「于见专栏」认为,一、二线城市已临近饱和,补贴大战也迟早会退潮,而同城货运平台盈利的曙光尚未到来,于是企业和平台开始把目光投向下沉市场,一来这样可以在三、四线市场抢占先手和资源,为企业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来可以借助下沉市场进一步做大体量,扩张业务,增加上市筹码,从 2020 年起,快狗打车在下沉市场寻找合作伙伴,协助其开发客源和招募司机,截至去年 4 月 30 日,快狗打车已经在国内 170 多个城市建立了同城货运业务,拥有 430 多家合作伙伴。
面对短兵相接的市场竞争和不断涌入的竞争对手,同城货运企业应当建立起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符合消费市场需求的物流价值服务体系。例如可以依靠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高效整合 B、C 端的客户与服务资源,有效降低各种物流成本,从而形成服务模式稳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同城货运模式与普通物流既有相似之处,也有较大的区别,在同城货运服务中,服务需求方对服务的要求各不相同,彼此之间差异较大,企业很难用一种或几种服务方案或模式就能拿下市场,随着消费升级和服务标准的提升,现有的同城货运模式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与优化。
「于见专栏」认为,归根结底,企业的竞争力核心在于交易双方对平台的认可度,即交易双方会把平台作为货物配送的主要选择而不是备用选择,光靠补贴是没有效果的,只有差异化的高质量服务才能增强用户黏性和品牌忠诚度。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油价节节攀升的情况下,货车加油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在未来的同城物流市场中,新能源货车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快狗打车平台上,新能源汽车完成的订单量,已由 2018 年的 2.3% 提升到 2021 年的 30.4%,公司计划到 2023 年底,80% 以上的订单将由新能源汽车完成。
结语
毫无疑问,同城货运市场依然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后也还会有更多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全国性或区域性货运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前者拥有先进的数据及信息化手段,后者拥有庞大的物流体系和运营经验。
因此未来同城货运市场的竞争只会日趋激烈,和传统物流一样,在同城货运这一细分领域,科技创新、效率提升和降低成本也应成为企业关注与发力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