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石油通胀,中国新能源车做大做强?
看一下摆在拜登面前的老大难:
一、鲍威尔昨天晚上的加息会议和国会证词一直强调,美联储政策工具能影响的剔除能源和食品核心通胀,而能源和食品通胀更多是大宗商品的供给侧影响,美联储很难管。目前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粮食供应冲击和中国封控对产业链的冲击,都不是美联储政策能影响到的。
既然美联储把一部分通胀甩锅给能源,海豚君就看一下能源中的最大因素——石油。
二、而如果看石油的话,美国的石油除了勘探、其他主要是开发、运输、炼制和销售环节。但似乎很多环节扩产都有困难:
2.1 炼油厂摆烂:炼油厂最近给总统了一封信,洋洋洒洒很长,解释了一下为啥扩产能是个问题。
- 炼油厂产能利用率已经是 94%;目前的产能最近几年是收缩的,比如西海岸的茶能大约只有 2009 年的 70%。美国整体关掉的产能中有一半都转做可再生能源产能;
- 扩产动辄投入几十亿美金,是一个算长线供需而不是短期价格的生意,而长线看美国要淘汰化石能源——美国到 2026 年计划把新车销售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做到 17%(今年一季度 5%),汽油消费到 2050 年减少 2000 亿加仑;加州政府更是要在十年之内禁售传统燃油车;证监会要求对气候风险做风险披露等等。这些让扩产的成本短线有困难,长线有风险。
- 即使炼油厂增加产能了,利润也会被原油涨价侵蚀掉,要原油生产量跟上才行,原油供应跟上才是真正的问题。
三、原油产量,竟然是美国收缩最严重
既然炼油厂甩锅给了原油生产,海豚君就去 EIA 的资料中找了一下原油产量的数据。从数据来看,以 2022 年 2 月全球的原油产量来看:
排名第一的美国,相比两年前,也就是疫情爆发前的世界,竟然是收缩最多的,它的产量比 2020 年 2 月竟然少了 11%,俄罗斯才不过少了 2%。
前三大原油生产国中,只有沙特增产量还算可以。而至于美国为何增产慢,根据一些媒体报道,一些页岩油公司给出的理由和石油炼化厂没啥区别——股东不答应、监管环境不友好,不如用高油价赚钱回购送股东。

这么看下来,美国的通胀还真是个不好解决的大难题:
(1)企业是基于市场、预期判断和政策制定做决策;
(2)不会总统一声令下,油公司的平台就立马泵油。
能源和食品是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重要原材料和构成要素,他们的价格不缓解,通胀可能持久不下,即使是需求下降了,而且历史上还有通胀居高不下,失业率同样居高不下的 “滞涨” 局面。
Old forces don't just go away without a fight. 电动车大幕背后是新旧能源交替的战略大局,国内推进电动车背后有 “不拉闸限电” 的煤炭来做供应保底。美国在绿能和传统能源上这样来回拉扯,是不是可以认真畅想一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全链条产业的全球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