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的美国,是衰退还是滞涨?
今天同时看了最近高龄对冲基金经理(Stanley Druckenmiller)和 Ray Dalio 最近关于宏观的一些说法,把他们的话放在一起看是比较有意思的。
记录一下自己的想法。
Stanley:
(1)高油价、高利率、强美元的组合一般指向后面的经济走向都比较差;
(2)历史上通胀超过了 5% 之后,美联储不把利率拉到 5% 以上,基本很难控制住通胀;
Dalio:
(1)疫情之后的 “无限量宽 + 零利率” 导致目前美国经济债务太高,承担不了过高的利率。
(2)对债权人来说,持有债权的收益水平无法覆盖的通膨水平,抛售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企业不好融资的时候,民间信贷减少,经济走弱,失业率上升;
如何把这两种情景放在一起:
以目前美国债务水平,利率很难打到 5% 以上,无法匹配通胀水平的话,通胀可能会难以压制,最终的结果可能是需求因为高利率被打压了,失业率上升,但是通胀可能仍在高位。
在还本付息压力爆棚导致信用崩溃,和恶性通胀之间,美联储也许最终的调出来是 “滞涨”。
而滞涨的核心原因就是高利率能打压需求,但无法左右供给。
这波通胀当中,需求膨胀(核心通胀 5 月是 6%)是可以通过调节信贷的供应量(量化紧缩)和供应价格(利率)来降低的。
但疫情 + 全球脱碳大局背景下的激进 ESG 政策(尤其是绿能技术进步没有跟上激进脱碳对应的补位需求)+ 俄乌战争,带来供给短缺问题难以快速解决(整体 CPI 5 月是 8%+)。
单看能源价格本身:当前美国 PPI 环节中的能源同比涨价 45% 左右;CPI 中能源同比涨 35% 左右;零售中加油额和燃油经销商的零售额增加 40% 以上。
而石油是各类商品和服务的原材料,持续的高油价会渗透到很多商品和服务的定价当中,那么很可能的结果就是利率抬高之后,需求带来的通胀因素大概率会被压制,但是供给引发的通胀因素短期很难快速解决。
因此,对应的观察指标就是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的价格,在基准利率飙到 3.5%-4% 之后再看石油价格能否真正降低下来,到 60-80 美元/桶的常规范围,如果降不下来,2023 年可能是比衰退更严重的滞涨局面。
Mark: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的是明年某个时间,美国开始进入衰退状态,但万一不是衰退,而是一场价格依然在相对高位的衰退,可能会更加凄凉。
在这种大逻辑下,如果欧美能源政策不大幅转向的情况下,应该是去买通胀环境下,去找赛道向上板块中的技术性通缩力量,新能源产业链依然应该是美股下跌之后,估计绿能方向(光伏、风电)还会加速推进,下跌会带来长线买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