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 Finance
2022.09.24 12:23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华为和苹果同时杀入 “卫星通信”,背后真正的难点在哪里?

日前,华为 Mate50 系列新机甫一发售,就被消费者哄抢,华为 Mate 50 Pro 与 Mate 50 RS 保时捷设计更是 “一机难求”。先一步发售的 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 此前也同样遭到了疯抢,发售首日 “黄牛” 甚至加价超千元。华为与苹果在发布年度旗舰新品时,对外宣传的新机亮点都包含了 “卫星通信”。

日前,华为 Mate50 系列新机甫一发售,就被消费者哄抢,华为 Mate 50 Pro 与 Mate 50 RS 保时捷设计更是 “一机难求”。先一步发售的 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 此前也同样遭到了疯抢,发售首日 “黄牛” 甚至加价超千元。

华为与苹果在发布年度旗舰新品时,对外宣传的新机亮点都包含了 “卫星通信”。其中,华为 Mate50 系列支持北斗短报文功能,iPhone14 系列新机则依托全球星系统为用户提供 “卫星通信” 应急服务。不过,无论华为还是苹果,其手机 “卫星通信” 功能都存在使用地区上的局限。

当下,卫星通信功能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撩拨消费者的欲望,尚未有结论。但角逐 “卫星通信” 背后,是主流手机厂商抢占 6G 先机的野心。从全球来看,美国在卫星通信技术上走得较靠前。去年年底,Starlink.com 开始预售第二代 Starlink 天线和 WiFi 路由器产品,“卫星互联网” 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

那么,中国的卫星通信能力如何,商用化进程走到了哪个阶段?

消费者对 “卫星通信” 有多大期待?

iPhone14 与华为 Mate50 合力将一个相对陌生的名词 “卫星通信” 推到消费者面前。

9 月 22 日晚,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城的一家华为手机直营店工作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华为 Mate50 系列新机发售那天,大批消费者涌进店内,火爆程度出乎意料。“一整天都在打单。”

她告诉记者,9 月 21 日当天,该店有一批 Mate50 和 Mate50 Pro 曜金黑色现货,其他机型和颜色均无现货,而且不确定什么时候能到货。她表示,前来咨询或购买新机的消费者中,也有一些咨询手机的卫星通信功能。“这个卫星功能我们平常可以不用到,但一定要有。”

图片来源:华为商城

9 月 20 日,记者在华为商城 APP 看到,在 Mate50 相关预售页面的 “商品咨询” 中,并没有消费者就 “北斗短报文” 功能向华为客服发起售前咨询。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大部分集中在 “实体店是否有货”、“是否支持 5G”、“什么时候发货” 等。

北京鹏鹄物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鹏鹄物宇”)CTO 徐佳康告诉记者,从卫星侧看,Mate50 依托的是我国自有的北斗导航星座的短报文功能,使用 36000KM 上的地球同步轨道上的高轨卫星。北斗短报文主要可以为中国内地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而 iPhone14 的卫星应急通信功能则是依托全球星系统来提供服务。全球星系统是一个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据了解,iPhone14 在中国区域并未能提供 “卫星通信” 服务。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华为这次推出的 “卫星通信” 服务并不牵涉太多新的技术,“更多是一个噱头”。“因为大多时候我们都用不上这个功能,使用起来也有很多限制,包括通信速率等等。华为现在也只能做单向(的信息传输)。”

徐佳康则认为,主流旗舰型号手机支持卫星通信功能,虽然只是应急通信,但是也打开了手机卫星通信的一个新局面,为未来全面融合打开了新的契机。

9 月 20 日,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研究中心分析师刘暾回复记者采访表示,在他看来,未来构建形成全球无缝立体覆盖,实现无盲区宽带的移动通信是大势所趋。“下一代 6G 网络就是要构建统一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将空间网络、地面互联网、移动通信网进行有效融合。卫星互联网凭借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将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有助于空天地海一体化融合网络体系的形成。”

“‘手机 + 低轨卫星通信’ 能够实现全域、全天候通信覆盖,符合未来信息网络的发展方向,尤其能够为偏远地区通信、海洋作业及科考宽带、航空宽带和灾难应急通信等提供宽带互联网服务。” 刘暾告诉记者。

卫星通信有哪些实现方式?

高新兴(SZ300098,股价 3.34 元,市值 58.04 亿元)旗下参股公司深圳星联天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星联天通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人口的角度,2022 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有 60 亿(数据来源于爱立信移动报告),而尚未接入互联网的人数接近 20 亿;从面积的角度,目前陆地移动通信网络尚有 80% 以上的陆地区域和 95% 以上的海洋区域没有覆盖。手机直连卫星是通信产业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

事实上,手机直连卫星并不是新鲜事物,卫星电话早已存在。但大众智能手机直连卫星,在中国是 2022 年才实现的。

星联天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有三种技术路线可以实现手机直连卫星。一、手机不做任何改动,直接使用地面蜂窝频段,技术难度全部交由卫星处理;二、采用专用的通信协议和频段,即传统的卫星电话模式,如铱星、Globalstar、Inmarsat、天通一号等;三、采用 3GPP 标准频段。记者了解到,在国内,第二种方式是主流。

图片来源:摄图网-500958536

华安证券在 9 月初的一份通信行业周报中也提到,全球现存卫星通信方式有 4 种,分别是铱星、海事卫星、北斗、天通。其中铱星、海事卫星、天通可提供语音、数据等卫星业务;而北斗仅能提供定位、短报文业务。在适用成本上,北斗最低,天通适中,铱星和海事卫星较高。

在中国,卫星通信方式以北斗、天通为主,二者均为高轨卫星。刘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1984 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2017 年发射的中星 16 号卫星是中国首颗高轨道高通量通信卫星,拉开了我国高轨卫星互联网发展的序幕。当前,我国高轨卫星互联网已在航空、海事、应急、自然资源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应用推广。

据 C114 通信网报道,中国电信卫星公司在今年 3 月曾对外透露,由中国电信独家承担运营的天通卫星业务,自 2018 年试商用至今,用户规模已经突破 11 万户。中国电信天通卫星电话是中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与低轨卫星相比,高轨卫星单星设计容量大,单星覆盖面积大,所需卫星数量较少,整体成本较低。而低轨卫星则拥有宽带化、传输时延小等多种无可比拟的优势。美国卫星企业 Space X 是目前全球拥有低轨卫星数量最多的商业航天运营商。

刘暾告诉记者,目前低轨卫星各星座计划依然主要处于发射验证星阶段,短期内仍以卫星组网建设为主。

“国家队” 这两年在忙什么?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于 2020 年 4 月首次明确了 “新基建” 范围,卫星互联网被纳入其中。国际电信联盟(ITU)披露文件显示,2020 年 9 月,中国以 “GW” 为代号申报了两个低轨卫星星座,共计 12992 颗卫星。2021 年 4 月,中国的卫星通信行业迎来标志性事件,央企中国星网落地雄安新区,这家公司注册资本高达 100 亿元,目标是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卫星互联网公司,被认为是卫星互联网的 “国家队”、“第五大运营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各地政府官网、公开报道梳理获悉,中国星网自成立以来,动作不断。

图片来源:摄图网-400081890

中国星网首个重点布局的地区选在重庆。2021 年 6 月,中国星网与重庆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0 月,中国星网与重庆两江新区再签卫星互联网产业项目合作协议。当年 12 月,由中国星网控制的中国星网网络应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星网应用 “)、重庆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重庆星网研究院 “)正式揭牌。

其中,星网应用承担卫星互联网应用产业发展任务,重庆星网研究院则致力卫星互联网地面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仿真系统建设,是卫星互联网系统总体专业支撑单位。在那次揭牌仪式上,星网应用还与长安汽车签订合作协议,双方重点围绕卫星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导航增强等功能,在车联网、自动驾驶、车辆感知等领域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合作。

启信宝显示,2021 年 5~9 月,中国星网在北京、重庆两地相继投资设立了 5 家子公司,包括中国星网共享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有限公司等。进入 2022 年,又在上海、海南落地上海卫星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海南商业航天 “)。

今年 6 月,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项目的开工仪式在海南省文昌市举行。据了解,建设文昌新发射场的目的就是支持中国星网的巨型星座建设,该项目的启动意味着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即将步入新的阶段。

徐佳康告诉记者,中国星网主要发力方向应该是卫星宽带通信。” 国家看到了偏远地区的宽带接入需求。“此外,飞机上网、邮轮和渔船的高速宽带上网等,都是卫星互联网未来的应用场景。” 从全球范围来说,频轨资源不可再生,是全球化资源,只有我们拥有自己的星座,占领频轨资源,才能有未来更多应用的可能性。“

9 月 20 日,刘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我国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仍然较为零散。卫星互联网建设属于商业航天工程,对卫星数量要求有爆炸式的增长,其规模和复杂程度没有先例。

“我国布局卫星互联网尚面临以下问题:一是卫星制造和发射成本较高,制约低轨卫星快速组网;二是多项关键技术未臻成熟,影响商业化开发进程。” 增加火箭有效载荷完成 “一箭多星” 和火箭复用技术是实现低成本卫星组网的关键技术,截至 2021 年底,SpaceX 单枚火箭回收次数已经达到 11 次,整个 “猎鹰” 系列完成第 100 次回收,相比而言,我国在火箭有效载荷、复用技术等领域仍需要进一步提升技术实力。

刘暾认为,“十四五” 期间,我国高轨卫星互联网有望率先取得快速成长,并在行业领域逐步扩大应用范围。而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则随着星网集团的成立,将进入有计划的长期行动。

“中国星网的成立是为了统筹国家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这个事,相当于梳理行业的整体逻辑,现在还在梳理和调整阶段。调整期结束后,民营公司可能会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徐佳康说。

记者 | 陈鹏丽 杨煜

编辑 | 王月龙 董兴生 杜恒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