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哥的小黑屋
2022.01.20 10:26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落笔还得是元宇宙

$微软.US 收购动视暴雪,虽然 687 亿美元金额很大,但逻辑很顺——微软需要强化在游戏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元宇宙时代的入场券上一道保险。

先说游戏业务。

游戏机市场是一个典型的软件硬件必须双管齐下的市场,电脑游戏市场则更看软件。

微软从很早就开始自己组建团队开发游戏,但是都表现平平,后面逐渐转向了收购。国内老玩家熟知的《帝国时代》、《光环》都是早期微软收购的工作室开发。

最近十年更是大手笔:收购 Mojang——《我的世界》开放商;收购 Bethesda Softworks——《上古卷轴》、《辐射》开发商。

收购的金额越来越大。收购 Majong 花了 25 亿美元,收购 Bethesda Softworks 花了 75 亿美元,这次直接花了 687 亿美元。

游戏市场正在快速变成 “神仙打架” 市场。

当下游戏玩家对游戏品质的要求在不断提升,核心游戏开发成本肉眼可见水涨船高,对微软来说,平台级企业必须要尽可能锁紧优质游戏内容开发资源。

动视暴雪绝对是一个优质标的,属于具有稀缺性的资产,我个人认为本次价格并没占到短期便宜。动视暴雪在很久没有新 IP 面世了,但企业架构和生产能力仍然摆在那里,长期看微软可以利用规模优势可以在市场中进一步切分其他巨头蛋糕

对动视暴雪来说,背靠大树再寻找新机会,经营稳定性会提高很多,在手游冲击面前能喘口气。

所以资本市场目前的股价形成了这样的组合:

对游戏板块来说,神仙打架意味着行业集中度还会进一步提升,游戏市场的盘子就那么大,就看巨头谁能切过竞争对手。

更重要是关于 “元宇宙” 部分的描述。

去年那会儿我提到对全世界相关的从业者来说,元宇宙都是串联过去 10 年技术成果的一个全新概念,能够将硬件、操作系统、算法、软件有机结合形成全新价值的产品思路。

2022 年元宇宙投资是一个反复做,持续观察的主题。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形成成熟稳定的 C 端产品,至少还要 3~5 年的时间,在如此早期的市场中,企业和投资者 “抓两端” 是更为有利的策略。

一端是基础的硬件。

比如 VR/AR 眼镜,这是元宇宙的 C 端基础设施和统一后续应用标准的入口,微软布局 HoloLens 已有多年,在 B 端已经有落地项目——就像当年智能手机一样,这属于兵家必争之地,高风险高回报;

也许有人会提 windows,但是在硬件市场尚未明朗的时候,海量研发投入操作系统,万一失败损失太大。与其寄希望所有元宇宙设备都能够使用 windows,还不如把资源投入 Hololens。

另一方面是面向 C 端用户的软件和 IP 储备。

在应用层面占位,则能够保证用户在进入元宇宙时代的时候,主动体验。即使硬件没有成为龙头,软件(特别是社交类)和 IP 的高粘性也能保证拿到门票。

假如 Hololens 没成为元宇宙时代的硬件巨头,windows 也没成为元宇宙时代的主流操作系统,但是用户想打 AR 版《魔兽世界》,会主动在不同元宇宙平台寻找游戏

这就相当于观众想看漫威宇宙,会主动在电影院、电视、PC 和手机上寻找。

当然元宇宙时代的 IP 不简单是版权的问题,主打元宇宙赛道的收购,必须搭配新的研发。

比如真要是打 AR 版本的《魔兽世界》,需要更强大的云计算和无限通讯能力,毕竟谁也不希望背个主机背包提供算力,在大街上跑来跑去;需要更强的运算能力,已适配显示场景的快速变化;甚至基于特定游戏,显示与虚拟交互的软硬件也需要提前进行储备。

手握战斧砍倒一棵树,需要实时为树建立模型、需要手持设备有更真实的反馈、需要显示端的效果——这些在目前的游戏行业,都是没有出现过的。

在有限的游戏场景内探索新技术,也是在一个 “沙盒” 中做元宇宙相关技术的实验室,用游戏拿元宇宙门票是很好的切入点。游戏玩家是很挑剔的,他们的需求会反推整条产业链软件、硬件算法的大发展,并外溢到其他行业。

当年正是 3D 游戏不断提升的需求,助推了游戏显卡的快速发展,直到后来有一群工程师发现——显卡这东西做人工智能,太强了~

人工智能的从业者,真应该感谢一下游戏玩家,元宇宙时代可能会有别的行业从业者,会回来感谢游戏玩家的。

微软的收购应该会在产品上出现创新,如果只是单纯的收购,元宇宙的故事逻辑,就不通顺了。

2021 年底我也提过元宇宙概念投资是值得长期做、反复做的大型赛道。

逻辑上确实是当下最好的串联芯片、VR/AR 设备、数字孪生、人机交互、算法等技术的赛道;

市场空间上所有互联网时代做过的应用都值得重新做一遍,且与现实结合的业务也是一个目前很难估算但是怎么想都不会小的体量;

观察这些巨头动向,Roblox 是点火者,Facebook 改名 META 添了一把柴,随后微软、亚马逊、苹果谷歌纷纷官宣或者改个名字官宣自己的相关计划,这都说明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我认为在上面提到的 “双端” 都有良好布局的公司,会在业务上最有机会。

特别强调,业务特别有机会,不意味着 2022 年是最好的投资。

毕竟硬件生态、软件生态都没成熟,生态服务商谁能跑出来很难说。

找硬件龙头有一个问题,硬件也处在早期,投资者很难对未来硬件鹿死谁手有很好的估计,要么就是做一个 AR/VR 龙头的组合,但这仍然有个问题,很多做硬件的还在一级市场。

还是看 C 端现在谁有优势,会更简单一些。

海外市场:

如果图稳妥,在没有出现杀手级元宇宙 App 之前,目前的 MAMAA 还是最有机会胜出的。细分来说,$Meta.US 和微软占位靠前,随后是 Google 和苹果。

游戏和社交用户粘性更高,用户主动安装元宇宙应用的动力更强。

搜索引擎虽然是刚需,但是元宇宙时代人和信息以怎样的方式互动,我觉得尚未可知;IOS 涉及到大量使用习惯和日常生活基础数据,迁移成本会比较高,但就怕杀手级操作系统。

亚马逊,虽然云服务和物流是门槛,但是前端电商应用,最有可能在虚实结合的元宇宙全新场景被挑战的。

海外市场有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就是美国加息周期下科技股的估值承压问题,以元宇宙单一逻辑投资很有可能遭受回撤。

国内市场:

我记得去年 A 股元宇宙最火爆的时候写过,那时候暴涨的股票,没有一个是在业务上最有机会的元宇宙龙头,所以对于这种纯粹概念的炒作,还是要注意见好就收,等待下次机会。

国内真正的元宇宙龙头,其实都不在 A 股。

具体来说互联网大厂、手机硬件大厂都有机会。手机硬件大厂不说了,主要是 VR 设备的机会。小米当然是一个有利的候选人,不过从目前的动向上看,对元宇宙并没有高举高打。

互联网大厂的逻辑和海外企业差不多。

$腾讯控股.HK 我认为最靠前,主要是叠加了社交(QQ 和微信)与游戏两张门票。

1 月 12 号的时候有新闻称腾讯拟收购黑鲨。收购后,黑鲨整体将并入任宇昕主导的腾讯集团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有可能专注 VR 设备。如果新闻是真的,说明腾讯确实在认真布局元宇宙,抢硬件入口。

腾讯在前端优势还是挺明显的,游戏板块大量 IP 储备不用说,微软收购动视暴雪后,全世界前三大游戏厂商是索尼、腾讯和微软。一张微软所不具有的门票是,腾讯拥有 QQ 和微信两个社交软件。

不知道当年有没有人记得,智能手机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很多厂商进入了社交软件领域,微信并不是先发者,但是通过 QQ 好友引流,迅速占领了亲朋好友的手机底部菜单栏。元宇宙时代,社交关系带动元宇宙社交软件安装,仍然是一个强增长逻辑。

第二梯队是字节跳动

字节跳动是手握杀手级应用和推荐算法,如果今后元宇宙主流是 VR 场景,平台迁移的难度不太大(对创作者来说难度会大,但是工具厂商应该会很快跟进);如果元宇宙主流是 AR,难度会非常大,毕竟涉及到了虚实结合问题。

另外字节跳动收购了 VR 厂商 Pico,也已经布局了硬件。

第三梯队我想会是阿里巴巴、网易和快手。

阿里巴巴与亚马逊逻辑类似。云计算和物流基础设施壁垒虽然高,但是距离 C 端还是有点远。新形态下的电商会遭受猛烈冲击。

网易的逻辑则是游戏,去年 Q3 季度我提到,虽然游戏行业不景气,也有一些非常是公司有非常好的业绩,不过论长期稳定发展,中国游戏龙头还是腾讯和网易。只不过手中的 IP 越少,元宇宙这个门票越不稳。

快手体量不如抖音,但是社区中创作者和粉丝之间粘性稍强,也算是有机会的。

至于基于移动互联网形成的业务型巨头,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目前看不清楚到底能否复制移动互联网的辉煌。

用户体验改变后,没有 IP、社交关系,会很快被新的应用体验抢走,无论是其他巨头、还是创业者,都有机会弯道超车。

如果要投资元宇宙,2022 年多数仍然是故事驱动型和情绪驱动型,所以大公司并不是好的元宇宙投(tou)资(ji),低估的传媒板块、甚至计算机板块都比大型互联网公司好。

 

中概互联网更多还是因为低估,政策逐渐走向常态化的机会,龙头公司目前配置价值肯定比底仓要高了。

去年我聊过的几个大公司,都只有如果底仓指的是正常配置的 10~15%,当下提升到 1/3 是可以的。

之所以仍然偏低——不知道美联储会不会超预期,不知道反垄断会不会超预期。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current content only represents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position of LongPort. The content is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about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LongPort, please contact us.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