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ZARA 撤店是快时尚式微的缩影

近日,“ZARA 中国关店”,一举 “冲上热搜”。

#ZARA 回应撤出中国传闻#相关话题下,有网友评论称,“不要撤,求求了”“我真的不能没有 ZARA 的裤子”。也有不少网友称,“无感,反正也不喜欢这牌子”“在我看来款式太粗糙,面料等质量也差得很”。

面对网络上的种种猜测,ZARA 品牌方于近日回应:“网传 ZARA 撤出中国为不实消息”,同时辟谣了之前网传 ZARA 两个多月关闭 9 家店:“4 月 2 日,我们关闭了上海宝山门店;3 月 31 日关闭了东莞、惠州的门店。” 其中在惠州、东莞的门店均为当地唯一店铺,且开业超过十年,撤店后,这两座城市再无 ZARA 实体店。

在 ZARA 的官方口径中,即便在 2023 年 ZARA 全球门店数量有所精简,但财年销售额却实现了 10% 的同比增长。也即 ZARA 部分门店关闭,意在提升单店效率和盈利能力,但这真能助力品牌实现更高的盈利效率吗?在电商日益发展的今天,ZARA 被外界认为过于静态,没有跟上电商转型的大时代,作为一家快时尚巨头,如何平衡线上和线下关系,ZARA 角色能否成功转变,并取得卓越效果?

其他疑问短期内尚无法得到答案,但屡传撤出中国的 ZARA,背后暗含的是快时尚式微的缩影。

1、ZARA 频繁调整的真相

难道这个国际快时尚巨头,真的要撤出中国市场吗?先来看看,为什么 ZARA 会在中国市场进行闭店调整?

从全球范围来看,ZARA 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门店网络的精简和优化。ZARA 及其母公司 Inditex 集团近年来一直在对线下店铺进行优化调整。据 Inditex 集团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在截至 2024 年 1 月 31 日的 2023 财年,集团全球门店数量持续缩减,全年累计减少 123 家。其中,ZARA 和 ZARA Home 两个品牌减少的门店数量就高达 74 家和 17 家,占比达到 74%。

尽管门店数量有所减少,但 Inditex 集团在 2023 财年的业绩表现却十分亮眼。销售额达到 359.47 亿欧元,同比增长 14.1%;净利润也实现了 30.3% 的增长。特别是核心品牌 ZARA,其销售额占比高达七成,同比增长 10%。

ZARA 全球门店过去一年也净减少 74 家,但 ZARA“之父” 阿曼西奥·奥特加还继续蝉联 2024 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还比 2023 年前进一位,以 1112 亿美元的财富位列榜单第十二。

▲图:ZARA 门店

回到中国市场,ZARA 的闭店调整也并非偶然。

翻看 Inditex 历年财报后可以发现,ZARA 在中国市场的店铺数量在 2018 年前后达到顶峰,当时内地市场的门店多达 183 家。然而,如今这一数字已经锐减至 87 家。这一变化反映中国零售市场的竞争态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在中国市场的闭店调整是否意味着 ZARA 品牌的衰退呢?

答案是:否定。

从全球范围来看,ZARA 依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中国市场,虽然门店数量有所减少,但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依然不可忽视。

且 ZARA 的闭店调整并非快时尚领域孤例,许多快时尚领域品牌都开始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包括优化门店网络、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等。

ZARA 将如何应对更多的市场挑战?又将如何继续引领快时尚领域的潮流?

2、谁在冲击 ZARA

ZARA 为何关店频频?谁在冲击 ZARA 的市场地位?

一来在逐鹿中国市场的过程中,ZARA 面临着来自国际和本土品牌的激烈竞争。中国时尚市场充满活力,众多品牌涌入,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格局。ZARA 不仅要与 H&M、Forever 21 等国际快时尚品牌竞争,还要应对如 UR、Metersbonwe 等本土品牌的挑战。

第二点,“价格竞争” 成挑战之一,这就意味着 “轻资产” 得天独厚。

中国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为了在价格和品质之间找到平衡点,ZARA 的定价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成本控制”。

本土化竞争也是 “第三个” 挑战。

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偏好,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却在稳步增长,ZARA 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近年来略有下降,从 2016 年的 4.1% 降至 2021 年的 3.6%。

▲图:ZARA 门店

四是 “以前被追捧” 的国际快时尚,面临我国当下年轻消费者的穿衣观念发生的改变,“她们” 需要个性化、舒适化,喜欢小众、有创意的新兴时尚潮牌,且不仅要穿得好看,还要穿出功能。

比如日常防晒的需求就渗透到 “防晒衣、防晒帽、防晒面罩、防晒手套”,有预测表示,2026 年中国防晒服市场规模预计增长至 960 亿元,对应 2023~2026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8.9%。细分出小的场景,极寒、速干、防水、滑雪、潜水、骑行、登山等也赚的 “盆满钵满”。

这些转变都在冲击着一成不变的 ZARA。

此外,随着线上购物的兴起,传统零售店面的销售额普遍下降。即使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俗的优衣库也表示将关闭部分门店,优衣库管理层预计在截至 2024 年 8 月的财年,将在大中华市场开设 80 家新门店的同时关闭 50 家不盈利门店。

横向看,从快时尚四巨头的情况来看,除优衣库外,ZARA、H&M 及 GAP 三大快时尚品牌在过去的 2023 年均出现门店负增长。快时尚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大不如前,同时面临着消费者需求转变,“贵价奢侈品和低价火热”“轻奢” 不断萎缩,门店运营成本提升等问题。

对于 ZARA 这类快时尚品牌而言,关闭不盈利门店只是治标不治本,快时尚品牌必须找到重新站稳脚跟的方法。

3、ZARA 能否逆袭

回溯过去,快时尚曾风靡一时。

2010~2015 年,这一时期,大众消费者消费升级的第一波红利,让快时尚品牌迅速崛起,是快时尚在中国的 “黄金时代”。

自 2015 年开始,市场竞争逐渐加剧,轻奢品牌如 MK、COACH 等也开始角逐我国市场,快时尚品牌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贵价奢侈品和低价实用品市场依旧火热发展,而处在中间不上不下的 “轻奢” 市场不断萎缩。

2020 年快时尚市场再次发生巨变。期间平替,特别是极致性价比,成为当下大众消费市场的主流”,本土新兴品牌以鲜明的品牌个性、原生的直播电商适配性和优秀的供应链控制力为特点,吸引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面对市场 “变迁”,以 ZARA 为首的快时尚品牌该如何应对,才能追赶上时代潮流?

一则,修炼内功是关键,品牌力和供应链控制力是快时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但无论是做产品还是做品牌,ZARA 在价格、质量、尺码、款式等层面都屡被消费者吐槽。

▲图:ZARA 门店

“没有一件 ZARA 能完整地走出洗衣机。” 这是消费者们评价 ZARA 的一个笑话,也真实反映了如今 ZARA 的质量,洗后缩水、掉色、起球等问题也成为 ZARA 的很大 “隐患”,况且现在的 ZARA 价格也不低,价格和质量不匹配成大众吐槽的集中点。

尺码和款式问题也很棘手,来自欧洲的品牌在设计时,自然优先考虑欧洲消费者,对我国消费者就不那么合身,“最小码裤子都能让我从脖子穿到脚踝”。

二是从当前的市场趋势来看,线上转型和数字化转型将是快时尚品牌的重要发展方向。

ZARA 通过审慎地关闭效益不佳的门店以控制成本,成本控制并非其唯一策略,数字化升级才是其背后的 “大脑”。ZARA 投资了自主扫码设备和 RFID 技术,排队时间大幅缩短,销售效率显著提升。RFID 技术实时提供销售数据,使得总部能精准调配库存,减少积压和损耗,营运效率因此大幅提升。

线上销售也成为 ZARA 的新战场,抖音直播首秀便吸引了 122 万观众。

快时尚品牌都是 “强” 供应链管理,以 ZARA 为例,从快时尚品牌引以为傲的供应链来看,其目前并未拥有突出优势。相关数据显示,ZARA 的上新周期约为 10~14 天,每年能推出 2.5 万个新款,而本土快时尚品牌 UR 从设计生产到推出上架,最快能做到 6 天一个周期。

三则提升品牌定位也是必不可少的。ZARA 产品的高端化,计划通过开设更大、更高端的门店来提升品牌定位并吸引更多高端消费者。

提高单价,锁定高收入人群,这一策略是否冒险?

去年四季度,ZARA 产品均价上涨 23%,高端系列占比提升 17%。今年春季,部分产品涨价超 5%。ZARA 在利用持续涨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吸引更多高端客户群体,以巩固其在高端市场的地位,2023 财年 ZARA,其销售额占比高达七成,同比增长 10%。

“提价” 事实上是明智之举。

总之,ZARA 深知轻资产运营模式,需要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对外部环境的高度敏感,但无论战略如何调整,产品始终是品牌竞争力的核心。

这,或许就是新零售时代的生存之道。

作者|李木木

编辑|胡展嘉

运营|陈佳慧

出品|零态 LT(ID:LingTai_LT)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