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从商业模式出发,安防龙头高胜率买点更新!

接上一篇文章内容:

上一篇我们聊到海康$海康威视.SZ 的业绩有所恢复,但跟去年同期的较低基数相比,程度上还没来到真正的右侧

结合目前的业绩和估值来看,估值较为合理,持有的可以继续持有

但对于想入场的,咱主打一个性价比
 

原则上,从海康的 ROE 来看,海康无疑是家优秀的公司,即使是在 2022-2023 这两年,疫情 + 经济恢复不理想的情况下,海康依然取得了 19.5% 左右的 ROE

优秀的公司,合理估值可以介入,但海康的商业模式,其实要对目前的估值打个折扣

本篇就从海康的商业模式出发,来深究下海康真正的合理估值是多少
 

......

从盈利能力出发,无论是 ROE 角度还是 PE 角度来看,都涉及到英文字母 E,这个 E 指的是净利润
 

而由于国内权责制的会计编制方式,净利润并不完全等于你赚到的钱

因此,我们要验证下利润的含金量如何,公式是用经营现金流金额/净利润

如图,最近 11 年,海康经营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的比值,平均值为 78.4%,净利润的含金量稍有不足。

只有 2020 年和 2023 年,海康加强了现金流回收,现金流较好,但是中间的其他年份就不行了。

造成这样现象的情况,主要跟海康的商业模式有关,一个是存货、一个是应收账款,这两个指标都削弱了海康的利润含金量
 

先看存货

海康存货的绝对值从 2018 年的 57 亿增加到 2023 年底的 192 亿,占资产的比例从 9% 增加到 13.8%。

备货天数从 2018 年 76 天上升到 2023 年的 141 天,增加了接近一倍。

以上数据,充分显示了经营效率的下降,导致两个问题:

其一,巨大的存货容易造成高额的跌价损失,里面可能存在一些漏洞;

其二,占用大量可贵的现金,2023 年,海康有息负债大概 170 亿,如果存货下降到 18 年的水平,可以剩下大概 80 亿现金,有息负债有机会下降一半;

存货的增加,肇事因素为美国的制裁,但是现在已经好几年了,芯片问题也基本上解决了,为什么还要维持这么高的库存?

2023 年末,海康库存中原材料为 79 亿,产成品 116.5 亿,本年计提存货跌价约 4.9 亿。

原材料先不说,就是产成品 116.5 亿,对应全年约 496 亿的销售成本,大概可以卖 2.8 个月,而 2018 年,产成品库存只可以卖 1.7 个月。

2.8 个月是否过于保守?还是说,这些库存可能反映了销售不力的问题,需要通过大量生产而维持毛利率,等等?

海康要扩大海外销售,提高响应速度,提升服务水平,海外备件可能比较多,或许这是库存高的一个因素。

简单看了下大华$大华股份.SZ 的数据,其库存状况要优于海康。

存货简直让人伤透了脑筋!

接着看应收,应收账款过多,而且越来越多,现金流堪忧,看数据:

 

2023 年底,海康有 384 亿的应收账款和票据,其中应收账款高达 358 亿,应收占资产比例为 27.67%,这相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占比 14.63% 高出了 13%,相当于多占用了海康现金 180 亿。

应收的周转天数,在 2023 年高达 157 天,相较 2018 年高出了 13 天。

这个问题大分部由海康的生意模式决定,其大客户为政府和大型企业,比较强势,账期较长。

从历史数据来看,海康应收账款坏账并不多,损失在可接受范围,但是,随着营业收入增长,应收的增长还会膨胀,那么,长此以往,股东最后得到的就会只是分布在大量客户的债权?

因此,如果结合海康的商业模式来看,由于海康的商业模式较为苦逼,应收和存货导致利润含金量不高,那么 21PE、接近 4PB 的海康,其性价比是不如一些商业模式更好的消费股的(如白酒)
 

一个高胜率的方式是,对目前看似合理的估值做个调整
 

上面内容中,由于海康长期的利润含金量差不多 80%,因此,我们就要在目前合理估值上打个八折 - 九折

最终,差不多是每股股价在 26-29 元之间

这个区间介入,基本是属于很高胜率的价位!
 

今天的解读就到这啦,不知今天文章对你有没帮助?我是读财报说新股,一个爱好读财报、专职港股打新和港美 A 三地投资,投资风格长线为主 + 短线为辅的普通投资者,我们下期见!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