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坚挺的微软,才是美股最牛支柱

$微软.US $Microsoft.US 4 月 26 日美股盘后公布截至 3 月底的 2022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先上结果:

a. 营收达到了 494 亿美元,小超市场预期 490 亿,同比增长 18%。

b. 公司经营利润 204 亿,小超市场预期 200 亿,同比增长 19%。

而海豚君细看两组数据的话超预期的背后都是收入端小幅超出了市场的判断,这一部分来自于顶梁柱 Azure 表现强劲,另一方面是移动业务中的广告表现不错。

在利润表现上,毛利率由于折旧基数期到来,毛利率释放短时停滞,同时经营三费中,研发和管理费用趋势上,可以相对清晰地看到薪资通胀的影响。

这说明今年的微软,成本和经营杠杆释放短期受阻,利润的增长基本全要靠收入的增长来驱动,微软对下季度的业绩指引同样印证了海豚君的这一判断:

1. 微软对于财报最后一个季度的收入指引 528 亿,同比增长 14%,算是与市场预期 527 亿一致;

2. 但成本和费用隐含的毛利润和经营利润指引均值均低于市场预期两个亿,微软过去几个季度利润增长持续超过收入的趋势短期恐怕终结。

但好在微软这次业绩中隐藏的前瞻性业绩密码表现不错:

1. Azure 收入的前瞻指标 to B 的合约履约余额 1550 亿美金,同比增长 32%,相比上季度还小幅加速增长,新单不断加上期初的余粮够多是核心原因,它的高增长基本保证了 Azure 接下来的持续高增长;

2. 而从 Office 收入的前瞻指标递延收入来看:这个季度递延收入同比增长也有所加速,尤其是 Office 所在的生产力流程以及 Azure 所在的智慧云的递延收入在增加,这大概率说明 Office 收入增速至少有希望基本维持稳定。

整体上,这个季度无论是从实际业绩还是下季度的指引,基本都与海豚君原本的判断一致,Azure 增长没有回落,而且短期的高增确定性依然很强。

只是短期有一些非公司控制的宏观因素,导致它利润率释放幅度短暂受阻:

1. 人力通胀对公司的经营杠杆释放有一定负面;

2. 美元指数的拉升,影响了微软占比 50% 的海外市场的收入和利润表现。

但结合公司收入前瞻指标,海豚君认为微软依然是巨头中确定性最高的一个。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

 

一、关于微软,要知道什么?

由于微软业务复杂,进入正式分析前,先带大家熟悉一下微软的业务现状与重估逻辑。

与苹果一道,微软算是全球互联网行业元老级的存在,经历了 PC、移动和工业互联网三个时代,几经沉浮,到现在处于全球互联网行业一梯队屹立不倒。由于微软旗下资产众多,海豚君先梳理了微软主要的营收版块与下属具体的业务与产品单元、变现方式以及同行竞争与对标。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在以上众多资产中:

1. 以 Office 为主的 “生产力与商业流程” 业务,伴随传统软件逐步云端化、是行业模式向订阅付费制 SaaS 模式转型而焕发新生,是云时代公司业绩演进的一大看点。

2. 以 Azure 为核心的智慧云也是微软焕发新生的最大支点,且 Azure 依然在高速增长轨道上。

以上这两大业务构成了云时代微软卷土冲来的两大核心支柱,是微软每季财报必看点。

3. 更多个人计算业务,如 C 端产品 Surface、Xbox 等硬件、游戏业务、Bing 搜索,包括 Windows 业务在内,更多是微软在移动时代博弈失败的遗留资产,三大业务中战略地位最低。

但微软在纳德拉的带领下,产业互联网稳操胜券之后,从近期高溢价买动视暴雪、试图购 Discord、Pinterest 等等,可以看到微软 to B 微操胜券之后,to C 之心不死,伺机回归。

二、以下是海豚君的详细分析

1、下一季盈利能力小幅下滑

在美股大盘流动性收紧和业绩拐点季上,市场对微软这种大盘股更加敏感。而从微软对下一季的指引来看,微软收入预期还不错,但利润预期稍低于预期:

a. 微软预计 2022 财年四季度(自然年 2022 年三季度)收入增长 13.5%-15.3%,均值 528 亿美元,小超市场预期 527 亿。

b. 但按照微软给出的成本预期(166-168 亿美金)和费用预期(148-149 亿美金),微软经营利润大约在 213 亿左右,低于市场预期 215 亿。

c. 利润低于市场预期背后主要是成本指引隐含的毛利率相对较低,而海豚君估计应该是两方便因素造成:一是之前折旧基数期到了之后影响了毛利率改善的进度,二是因为美元指数强势,而微软一般收入来自当地货币计价的海外市场,美元升值影响了境外业务的收入表现。

2、Office:SaaS 化速度小幅放缓

在截止今年 3 月底的 2022 财年第三季度,微软面向企业销售的办公 SaaS 产品 Office 365 实现收入 90 亿美元,同比增速 17%,在云端化红利末期,这部分业务的收入持续放缓。

该业务的两个驱动因素 a. Office 365 企业用户持续扩大覆盖范围—订阅客户数,b. 同时客户在使用上不断往高客单价产品推进。

本季度末,Office 企业月订阅客户数增速基本稳定,同比增速 16%,微软全球使用 Office 365 期末的企业买家数 2.85 亿,仍在净增。

但客单价同比提升速度还在放缓,这个季度只有 1%,较之前一年每个季度 5-8% 的速度小幅放缓明显。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而这应该是涨价进程被汇兑损失部分抵消掉了,不过考虑到 Office 在全球毫无争议的垄断地位和用户粘性,长线而言,走过渗透率提升之后,价格趋势性上涨不是难事。

短期考虑到今年美元持续升值,会不断侵蚀境外 Office 云产品的客单价,今年 Office 云产品的客单价增长应该都比较艰难。

在企业端,云 Office 对传统 Office 套装的渗透已进入红利末期:

这个季度,To B 端 Office 365 在微软整体包含传统套装产品的企业端 Office 中的渗透率为 91%,再创新高,传统 Office 套件同比跌幅已在 20% 以上。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整体上,该业务所属的生产力与商业流程营收达到了 158 亿美元,与市场预期一致,同比增长 17%。

Office 增长相对疲软,但这个版块的 Linkedin 增长依旧强劲,同比增速达到了 34%,收入超过 34 亿美金,反映企业招聘需求持续旺盛。

同时,ERP/CRM 产品 Dynamics 增速也还不错,达到了 22%,只是目前收入在绝对值上比较低,只有 13 亿,Dynamics365 云服务的增速 35%。

3、Azure:顶梁柱就是顶梁柱

微软云端化的拳头产品 PaaS 为主的 Azure,走出疫情后高增长持续不减,高基数之上依然有 46% 的同比增速,增速高位维稳,不负众望。

Azure 收入规模已经有 114.5 亿美元,让它从绝对值上首次超越 Office 全线业务(含企业与个人、云与套件本季一共 112 亿),成为微软收入绝对值最高,而且增速也最高的业务。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在 Azure 的增速推动下,智慧云本季度收入 19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6%,超越市场预期 189 亿。

该板块的其他业务两个重要业务,本地部署业务的服务器与工具,如 SQL 与 Windows Server 等,本季度增速依然缓慢,只有 4%,当然市场对它的预期长期也是在个位数的增速,不算特别掉链子;同时,类似埃森哲的企业咨询服务同比也 5%,增速也有所放缓。

4、云端化速度小幅放缓

代表企业整体云端化进展的核心主力——微软企业云服务收入(特指企业版 Office 365、Dynamics 365、to B Linkedin 与 Azure)达到了 234 亿,同比增长 32%。

在集团整体收入有放缓势头之际,to B 云业务基本保持高位不掉档,同时毛利率也维持在了 70%。

高速增长的 to B 云业务(产业互联网)在微软中的收入占比已高达 47%,占比再创新高。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5、订单依然是稳稳的幸福,Azure 增长不用担心

现在 Azure 的表现已经是投资微软的核心关注指标,这个业务的表现其实有前瞻指标可以观察。这里先解释一下:

云业务的收费方式分为基于用户的预收款式——订阅付费,以及基于实际使用量的后付费两种。

而传统软件 SaaS 化服务 Office365 以用户订阅为主,C 端业务的 Game Pass,以及 Azure 中也有部分用户订阅,这会产生大量实际提前收到钱但仍然待确认收入的递延收入,且此种递延的入账确定性非常高。

公司明星产品 Azure 目前以基于实际使用量的后付费为主。当前由于客户上 Azure 之后,续签的时候会越来越倾向于签订金额较大、合约期较长、基于实际使用量的后付费合同。

这种合同会产生较大的合约金额,而前期的实际使用量相对有限,因此合约金额大幅增长,但并不伴随营收与递延收入的明显增长。

注意,越来越多的长期合同,加上云服务迁移成本巨大、使用粘性极高,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框架协议,云业务的合同金额余额的高增长同样意味着 Azure 高增长的确定性。

我们先看一下最为重要的 to B 业务合约余额:

本季度未,面向企业端的合同金额余额(也即递延收入 + 未来要出票的合同金额)为 1550 亿,绝对值上创新高,余粮满满;同比增长 32%,还在小幅加速,因此 Azure 的收入一点不用担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余额高增长背后的核心是微软的新签订单金额高位维稳,单季度达到了 461 亿美元,增长 28%。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而且,也由于新单不断,粮仓又足,这个季度确认的 to B 业务收入只占到了当季期初合约余额和新签合同金额的 19.7%,占比进一步下降,剩下 90% 以上都是待入账的,Azure 高增长依然有确定性的保障。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但以观察 Office 收入为主的前瞻指标——本季度,公司递延收入达到了同样是 368 亿美金(90% 以上都是一年内消耗掉的短期递延),同比增长至 12%,小幅微升。

从结构上看,主要是 office 所在的 SaaS 类服务和 Azure 所在的智慧云增速在回升,所以海豚君认为,对下季度的 Office 云服务收入不用担心会快速放缓。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6、微软的移动业务还算有些韧性

微软的个人更多计算更多是各个相对独立的产品线——Windows、游戏软硬件、搜索与广告、Surface 等设备。分项来看:

a. Windows 收入增长有所回落,云 Windows 服务这个基础软件的 SaaS 化还没有表现出 Office 等其他软件 SaaS 服务的潜力,后续只能持续观察。

b. 游戏版块(含游戏会员订阅,游戏 1P/3P 产品、Xbox 硬件),动视暴雪的收购尚未并表。在用户疫情后回归正常生活工作状态后,游戏同比增长快速放缓。

c. 广告(搜索为主,少许 Windows 业务线广告)同比增长 23%,由于去年基数较高,这个季度的放缓幅度其实没有预期的那么大,表现可圈可点。

d. 而两个反映美国宏观的业务——对应市场招聘需求的 LinkedIn 和广告需求的搜索与广告服务这个季度表现不错。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三,在公司的整体业务表现上:

(1)本季度微软整体收入小超预期:录得 494 亿美元,小超市场预期均值 490 亿美元和公司指引 485-493 亿;同比增速 18.4%。收入端小超预期部分主要来自智慧云和个人更多计算。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2)毛利表现上:本季度毛利 337 亿,小超市场预期 334 亿;这主要是收入超预期,毛利率 68.4%,与市场预期 68.1% 基本一致。趋势上,走过摊销折旧调整基数期,再加上美元指数的提升,毛利率改善进度短期停滞。

微软费用持续克制:本季度整体经营费用为 134 亿,虽然与市场预期 134 亿一致,但趋势上费用率的改善进程放缓。

分项来看,行政费用率保持了一贯的稳定风格,销售费用的杠杆还在持续释放,主要是问题薪资通胀对研发费用影响比较明显。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3)收入端的超预期带动公司这个季度经营利润达到了 204 亿,小超市场预期 200 亿,同比增长 19%,与同期收入收入基本一致,经营利润率 41%。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分项来看,这个季度主要是生产力与商业流程(软件 +SaaS)盈利能力夸张,经营利润率创新高,高达到了 50%。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海豚君整理

<此处结束>

海豚君历史文章,请参考:

2022 年 2 月 25 日《微软:不要死盯预期差,有单子有余量才是王道》

2022 年 1 月 26 日财报解读《不用杞人忧天,微软依然靠谱》

2022 年 1 月 26 日电话会《纳德拉:微软在强在共识之前提前看到趋势》

2021 年 11 月 22 日深度《阿里腾讯们未老先衰,微软凭什么老当益壮?》

2021 年 10 月 27 日电话会《数字技术是通胀时代的通缩力量?请看纳德拉的解释(电话会纪要)

2021 年 10 月 27 日财报点评《微软:霸气侧漏,后疫情时代最靓巨头!| 海豚投研

2021 年 7 月 28 日财报点评《微软:云时代无敌的 “代码印钞机 “ | 海豚投研

2021 年 7 月 28 日电话会《纳德拉:中心云触顶,未来是混合云(电话会纪要)

免責聲明及一般披露
本報告僅作一般綜合數據之用,旨在長橋證券(香港)有限公司("長橋香港")及其關聯機構之客戶作一般閱覽及數據參考,並未考慮接獲本報告之任何人士之特定投資目標、投資產品偏好、風險承受能力、財務狀況及特別需求。投資者若基於此報告做出投資前,必須諮詢獨立專業顧問的意見。任何因使用或參考本報告提及內容或信息做出投資決策的人士,需自行承擔風險。長橋證券毋須承擔因使用本報告所載數據而可能直接或間接引致之任何責任或損失。本報告所載信息及數據基於已公開的資料,僅作參考用途,長橋證券力求但不保證相關信息及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過往表現並不可視作未來表現之指標或保證,亦概不會對未來表現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之聲明或保證。
本報告由長橋香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香港”) 分發,長橋香港為根據香港法例第 571 章證券及期貨條例在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證監會”) 註冊為持牌法團,中央編號為 BPX066。

本報告中所提及之信息或所表達之觀點,在任何司法管轄權下的地方均不可被作為或被視作證券出售邀約或證券買賣之邀請,也不構成對有關證券或相關金融工具的建議、詢價及推薦等。本報告所載資訊、工具及資料並非用作或擬作分派予在分派、刊發、提供或使用有關資訊、工具及資料抵觸適用法例或規例之司法權區或導致長橋證券及/或其附屬公司或聯屬公司須遵守該司法權區之任何註冊或申領牌照規定的有關司法權區的公民或居民。

本報告僅反映相關研究人員的觀點、見解及分析方法,並不代表長橋香港及/或其關聯機構的立場。

報告所載觀點、推薦或建議,僅反映研究人員於發出本報告當日之判斷,也可在無提前通知的情況下隨時更改。
長橋香港無責任提供任何更新之提示。長橋香港可發出其他與本報告所載信息不一致或有不同結論的報告。
長橋香港的銷售人員、交易員及其他專業人士可能會向我們的客戶及我們的自營交易部提供與本研究報告中觀點不一致或截然相反的口頭或書面市場評論或交易策略。
長橋香港的自營交易可能會作出與本報告的建議或表達的意見不一致的投資決策。
本報告由長橋香港製作,版權僅為長橋香港所有。任何機構或個人未經長橋證券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均不得 (i) 以任何方式製作、拷貝、複製、翻版、轉發等任何形式的複印件或複製品,及/或 (ii) 直接或間接再次分發或轉交予其他非授權人士,長橋證券將保留一切相關權力。
有關不同產品風險的詳細信息,請訪問 https://support.longbridge.hk/topics/misc/1df76a6?locale=zh-CN 上的風險披露聲明。
編寫研究報告的分析員(們)特此證明,本研究報告中所表達的意見準確地反映了分析員(們)對此公司及其證券的個人意見。分析員(們)亦證明分析員(們)過往、現在或將來沒有,也不會因本報告所表達的具體建議或意見而得到直接或間接的報酬。分析員確認分析員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在研究報告發出前 30 日內及在研究報告發出後 3 個營業日內交易報告內所述的上市公司及其相關證券。
截至本報告之發佈日,若長橋香港擁有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的財務權益,其合計總額未有相等於或高於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市場資本值的 1%。
分析師或其聯繫人沒有擔任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分析師或其聯繫人與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沒有任何經濟利益。
長橋香港不是研究/分析報告內涵蓋的上市公司之造市商。
長橋香港沒有員工受僱於或長橋香港與有關聯的個人沒有擔任上市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organization.

The views expressed herein are solely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reflect the stance of the platform. The content is intended for investment reference purposes only and shall not be considered as investment advice.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or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content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 platform.

Like